下面主要介紹一下換熱器的分類:
a) 夾套式換熱器
由容器外壁安裝夾套制成。這種換熱器是在容器外壁安裝夾套制成,結構簡單;但其加熱面受容器壁面限制,傳熱系數也不高。
為提高傳熱系數且使釜內液體受熱均勻,可在釜內安裝攪拌器。當夾套中通入冷卻水或無相變的加熱劑時,亦可在夾套中設置螺旋隔板或其它增加湍動的措施,以提高夾套一側的給熱系數。
為補充傳熱面的不足,也可在釜內部安裝蛇管。夾套式換熱器廣泛用于反應過程的加熱和冷卻。
b) 蛇管式換熱器
蛇管式換熱器又分為沉浸式蛇管換熱器和噴淋式蛇管換熱器。蛇管多以金屬管彎繞成各種與容器相適應的形狀,并沉浸在容器內的液體中
其優點是:結構簡單,能承受高壓,可用耐腐蝕材料制造。
缺點:容器內液體湍動程度低,管外給熱系數小。
將換熱管成排地固定在鋼架上。 熱流體在管內流動,冷卻水在裝置上方均勻淋下。
優點:熱流體在管內流動,冷卻水在裝置上方均勻淋下。傳熱系數大,故噴淋式換熱器傳熱效果優于沉浸式蛇管換熱器。
但是期要在露天放置,占地位置大而且水容易濺到周圍環境,使用起來不方便。
c) 套管式換熱器
由套管式換熱器是由直徑不同的直管制成的同心套管,并用U形彎頭連接而成。
因為管內管外流體流速較大。 冷、熱流體可以作純逆流,故而其傳熱系數大,傳熱效果好。常用的水伴熱就是一種簡易的套管式換熱器。
d) 管殼式換熱器
管殼式(又稱列管式) 換熱器是典型的間壁式換熱器,它在工業上的應用有著悠久的歷史,而且至今仍在所有換熱器中占據主導地位。管殼式換熱器主要有殼體、管束、管板和封頭等部分組成,殼體多呈圓形,內部裝有平行管束,管束兩端固定于管板上。
在管殼換熱器內進行換熱的兩種流體,一種在管內流動,其行程稱為管程;一種在管外流動,其行程稱為殼程。管束的壁面即為傳熱面。
為提高管外流體給熱系數,通常在殼體內安裝一定數量的橫向折流檔板。折流檔板不僅可防止流體短路,增加流體速度,還迫使流體按規定路徑多次錯流通過管束,使湍動程度大為增加。常用的檔板有圓缺形和圓盤形兩種,前者應用更為廣泛。
流體在管內每通過管束一次稱為一個管程,每通過殼體一次稱為一個殼程。為提高管內流體的速度,可在兩端封頭內設置適當隔板,將全部管子平均分隔成若干組。
這樣,流體可每次只通過部分管子而往返管束多次,稱為多管程。同樣,為提高管外流速,可在殼體內安裝縱向檔板使流體多次通過殼體空間,稱多殼程。
在管殼式換熱器內,由于管內外流體溫度不同,殼體和管束的溫度也不同。如兩者溫差很大, 換熱器內部將出現很大的熱應力,可能使管子彎曲,斷裂或從管板上松脫。
因此,當管束和殼體溫度差超過50℃時,應采取適當 的溫差補償措施,消除或減小熱應力。
地址:寶雞市寶鈦路南段清庵堡工業園
電話:0917-3372356
手機:18791470954 15091202431